快遞過度包裝,金佳遠解讀背后的機遇和難為情
近年來,我國寄遞業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。然而,郵遞快遞所帶來的資源消耗、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。
據統計,2020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已超過830億件??爝f包裝中過度包裝,使用材料不環保,包裝物不回收在利用等方面的問題。導致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、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,并呈快速增長趨勢,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。
快遞過度包裝現象
例如,我們在網上購買了一件小小的商品,但寄來的時候能看到三、四層的包裹,里面是密封袋、泡泡袋、紙箱、膠帶,外面還有一層塑料快遞袋。雖然這是為了保護快遞在運輸途中不受損,但是快件拆開不但費勁,而且會帶來很多浪費和污染。
商家,包裝破損,顧客不買賬
如果不仔細包裝,就無法確保商品運到顧客手中時是完好無損的。一般買家收到快遞后,發現包裝和商品都破損了,第一反應一定是找賣家??蛻魧W店的印象和評價關系著這家網店的生意好壞,一旦因為貨品破損惹惱了顧客,不僅會損失這一位顧客,甚至有可能因此流失一批顧客。運輸出了問題,顧客不買賬,又要另付運費,再重新發貨。所以,為了安全運輸,還是選擇“寧多勿少”。
物流,快遞損壞要擔責,二次包裝
不光電商是這樣想,快遞企業同樣怕快件在運輸過程中出問題而選擇過度包裝。如果快件在運輸過程中破損,也是要賠償的,因此寧愿在包裝上多下點功夫,這既是對客戶負責,也能減少糾紛。
暴力分揀難,只能加固包裝
快件包裝過度的產生有很多原因。對快遞公司來說,材料包裝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。但對客戶而言,商品的安全性更為重要。電商引爆快遞行業,業務量爆炸式增長,隨之而來的中轉分揀壓力呈量級放大,暴力分揀依然普遍。
治理快遞過度包裝,動真格了!
為防止過度包裝,今年初,《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》發布。辦法要求:
寄遞企業應當按照環保、節儉的原則,根據郵件內部物品的性質、大小、重量,合理進行包裝作業,防止過度包裝;鼓勵寄遞企業在其營業場所、處理場內設置包裝物回收設施設備,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,對包裝物進行回收再利用。
快件塑料包裝袋中鉛、汞、鎘、鉻總量不得超過100毫克每千克,苯類溶劑殘留不得超過3毫克每平方米。
普通膠帶中鉛、汞、鎘、鉻總量不得超過100毫克每千克,汞、鎘均不得超過0.5毫克每千克,鉛、鉻均不得超過50毫克每千克。苯類溶劑殘留不得超過3毫克每平方米。
封套、包裝箱、填充物中的鉛、汞、鎘、鉻總量不得超過100毫克每千克。
過度包裝,均屬違規行為
交通運輸部發布的《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》正式施行:
違規企業還將受到處罰,對于使用包裝物不符合國家規定,或者使用有毒物質作為填充材料的寄遞企業,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,逾期未改正的,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。另外,對郵件快件的包裝操作明顯超出郵件快件內件物品包裝需求的,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,并可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。
辦法已明確“快遞不可再隨意包裝”,今后類似的過度包裝,均屬違規行為。
目前,
綠色化、減量化和可循環原則
正加快在快遞行業落地。
讓快遞包裝“綠”起來
關乎我們每個人的生存環境
拒絕過度包裝、有害包裝
推動“綠包裝”
END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,謝謝!